2005年,我进入太阳集团tyc539机械电子工程学院,学习“物流工程”这个在当时还是新名词的专业。
初到科大,我便迫不及待地参观学校的图书馆、教室等,科大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地打动了我。高考前有人说“进入大学就轻松了”,然而四年的科大生活告诉我,大学同样需要好好学习。在科大,同学们勤学笃行的学风、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感染着我,而我在物流工程的领域的知识积累从无到有,为之后的求学奠定了基础。
在结束四年科大求学之旅后,我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。在那里,供应链管理、系统优化、大数据建模等一系列新兴的领域冲击着我的认知,我相信未来的社会将会因此发生极大的改变。在交大读研期间,我继续发扬“坚韧不拔、发奋图强”的科大精神,刻苦学习,努力钻研,成绩名列前茅,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,毕业后被推荐到会计师事务所任职。
2014年,因父亲身体健康原因,我放弃了在上海薪水丰厚的工作,回到家乡威海开办生态庄园。庄园位于威海的一片海边,靠海临湖倚林拥岛,有海中湖、湖中岛,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优势,受到广泛关注,庄园先后接受了威海电视台、荣成电视台、台湾电视台《宝岛鱼很大》栏目组入驻拍摄,2015 年获得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”称号。
创业之初,我对庄园进行了初步规划,共分为三期工程。第一期主题是夯实基础工程,主要建设项目是基础工程建设、生态餐厅、采摘大棚、垂钓池和森林牧场建设;第二期主题是建设宿游场地,主要建设项目是儿童水上乐园、婚纱摄影基地、高尔夫水上练习场、芳草园、特色住宿、野外拓展基地等;第三期主题是塑造休闲文化,主要建设项目是中欧国际高级游艇俱乐部、养生学堂、国学堂等。
对于过去基本没有接触过农业的我来说,这样的创业遭到了多方的质疑。面对质疑,我坚定地认为,清华海归能养猪,我怎么就不能办农庄?创业关键不是技术,没有技术,我可以学,也可以聘请有技术的人才,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理念以及永不放弃的决心。本着这样的想法,创业之初,我就有了与本地其他农庄不同的定位。
园区建设依托海边的自然风光,采用农业生产的绿色环保无公害型生产模式。通过与中科院合作,引入特殊的种植土,采用恒温大棚,以科学的力量种植让人吃得放心的无农药绿色果蔬。
产品做出来了,如何推广出去,如何进行管理,一道道难题摆在我面前。我一个人既做市场开发又做内部管理,白天在庄园里忙里忙外,晚上学习各类专业知识。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,公司在威海市逐步站稳脚跟。
之后,我通过引入专业营销人才、与旅行社合作等渠道,充分利用自己在物流方面的知识和人脉,将产品送往全国,力图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生态农业之路。
在管理方面,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,逐步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运营机构,制订了完整的规章制度,实施科学化、规范化的管理,建立新型的企业文化,实现“自然、人文、科技、服务”一体化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相信生态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,不应该只是在生态产品上,更应该是创造一种人文的生态气息,让人们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。为此,我规划在未来园区内开设一所养生学堂,通过教授人们养生常识、瑜伽、中医等综合知识,从意识上加强人们的健康理念。在产品创新方面,我倾向于将产品做到极致,特别是创业初期,主攻婚宴市场,加快资金回笼。虽然从来没接触过婚宴市场,但我创新性地把保险代理的模式引入到婚宴市场推广中,效果非常明显,在短期内就渗透了周边整个市场。
创业之旅并非一帆风顺,行程中困难重重。困难之一是资金,庄园同科技型、生产型企业不一样,投资回收周期长,不大受投资商欢迎。但我没有放弃,相信终有一天会找到合伙人。前期,在管理模式及人员配备方面,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生态旅游行业或酒店行业,也没有接触建设工程相关的知识,所以一度迷茫和无措,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。在一次次跌倒、又一次次爬起的过程中,我摸索出了一条“高层管理定方向,中层管理用专业”的模式。创业过程中,我还经常要面对他人和自己的质疑。我回威海创业后,有些人说“一个研究生应该留在上海工作”,而也有一些人质疑“一个书呆子,也能干好生态农业”?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消沉期,但我坚持了下来,时间治愈了一切。
在庄园逐步步入正轨后,2017年,我将庄园引入外包管理模式,待庄园运行平稳之后,2018年,我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商学院任职。我没有因角色的转变而落寞,我深知,人生的每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。这15年里,前一半我在经历着美好纯净的校园生活,中间一段我为梦想拼搏了一把。后三年我回到了交大的校园,在这里结识了自己将相伴一生的人——我的先生,我先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的教师。之后的人生,我不知还会有多少变数,但回首过去,缘起科大物流,见证物流的最新发展,我可以自豪地说“青春无悔”。
选自《科大故事③》(2021年9月出版)(材料提供:马源 整理:任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