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友清,太阳集团tyc539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霍英东青年教师奖、全国“向上向善好青年”、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荣誉和称号。
他在国际上最早设计了“学习型人工胰脏”,研发了国内第一台人工胰脏临床实验测试平台,填补国内研究空白。他凭借对教书育人的无限热爱和对学术科研的执着追求,立志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端人才,引领更多青年学者投身祖国科研事业。
赤子情怀 立志填补科研领域空白
王友清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清华大学度过自己本硕博的求学生涯。毕业后加入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F. J. Doyle III课题组,从事人工胰脏方面的博士后研究。
在美期间,王友清取得重要学术突破,在国际上最早设计了“学习型人工胰脏”。中国是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国,但中国人工胰脏领域的科研几乎空白。合同期满,Doyle院士高薪挽留他,并提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人工胰脏研究实验条件。王友清婉言谢绝,他说:“祖国更需要我,我更想做一名开拓者。”Doyle院士在推荐信中评价,王友清是他20多年来指导过的最优秀的博士后之一。
游子归乡,百转迂回。当时国内医生对人工胰脏不了解,难以寻找合作伙伴。为打开局面,他挂号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李光伟的门诊,表达了合作意愿并介绍了方案。二人很快达成意向,合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。至此,中国人工胰脏领域的研究正式铺开。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,项目缺少硬件支撑。他辗转与美国DexCom公司建立联系。经过多轮谈判,该公司打消了产品使用资质和技术保密性的疑虑,签订了双方协议,将关键的监测系统引进中国,在阜外医院进行了临床测试,取得了满意的效果。
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,他申请了欧洲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的项目,获得18.7万欧元支持,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台人工胰脏临床实验测试平台,已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、阜外医院等多家医院应用,完成糖尿病患者临床实验,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,有望造福我国1.2亿糖尿病患者。
潜心治学 展现中国青年学者风采
王友清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,累计发表85篇SCI论文,其中10篇ESI高被引论文,得到国内外30多位院士的正面评价和引用。
发表在生物医学领域顶级杂志《IEEE生物医学工程会刊》上的论文,被国际著名网络平台BioMedLib评为人工胰脏领域“20大热门论文”,且排名第一。多位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国家这方面领域的院士专家G. C. Goodwin、J. G. Chase等人将他的成果列为全球人工胰脏领域的重要进展。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、新西兰工程院院士J. G. Chase认为他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一致、安全和有效的血糖控制。他的两篇论文入选《ATTD糖尿病年鉴》2011年全球血糖闭环控制领域精选14篇有突出贡献论文,获得编者高度评价:“这是一种新颖技术,具有良好鲁棒性,控制效果令人印象深刻”。
他的学术能力被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,成为首位获得国际顶级期刊《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》最佳论文奖的大陆学者。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主席A. Isidori教授为他颁奖,并评价:“王友清如此年轻就获得这么重要的奖项,让我看到了中国科研的未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。”根据Scopus数据库统计,2009年以来,该论文被引用次数位列JPC期刊论文库第二名。
此外,他还是首位获得过程控制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DCHEM(每三年一届)青年作者奖的大陆学者。
他担任8个国际SCI期刊的编委或客座编委,作为唯一客座编委在国际顶级期刊《过程控制期刊》组织特约专刊,在多个国际重要学术组织兼职
他曾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、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奖项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自动化学会前任理事长孙优贤评价他:“毫无疑问,王友清是自动化领域年轻人中的佼佼者”。2018年,王友清作为山东省科研单位在信息科学部的唯一获奖者,荣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。
教书育人 引领青年学术人才成长
无论是国内发展,还是国外深造,王友清始终心怀感恩,投身教育回报祖国,言传身教潜心育人。
他认为,蓝图再宏伟,也要“术德”为基。
他经常出差在外,无论多忙,永远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。他从本科教学起步,主干课程逐门讲授。他倡导学生“自由和严谨并存,踏实与创新同在”,对实验论文高标准、细指导,短短几年,已培养出30余名博士、硕士研究生,其中6名获“国家奖学金”,成为科研岗位的骨干和高校青年教授。他注重团队建设,积极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,在他的指导下,团队几名年轻教师入职不久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。他个人荣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省级二等奖、霍英东青年教师奖。
他常年活跃在“新生入学第一课”“名家讲坛”“创新创业大讲堂”等活动中,不遗余力地关注和传递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,在碰撞科研攻坚的火花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。他邀请十余位国外院士访问中国,努力为国内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学术平台。
纪洪泉是王友清的同事,他说“认识王友清老师八年有余,王老师不仅学术水平高,指导学生、对待同事也始终如一,充满热情。”王友清的学生朱可嘉也深有感触,他告诉记者“在学术上,王老师不管对我们还是对自己,都是高标准严要求;在关心学生生活方面却是细致周到,让人感觉温暖。”
这就是王友清,是一名青年教师,更是心系祖国的朴实科研工作者。他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潜心治学,用奋斗和敬业书写着科研与创新的故事,展现青年学者的风采。(自动化学院供稿责编:范琪)